来源:中国政府网
发布时间:2022-04-20 10:01:08
阅读量:人
【导读】国务院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范围,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增加到了7项,你知道个税7项专项附加扣除分别是哪些吗?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讲解。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设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通知》,正式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范围。至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增加到了7项。你知道个税7项专项附加扣除分别是哪些吗?今天,为大家梳理了7张表格,分别对应7项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简单明了一文讲清楚,快来对表了解吧~
01 子女教育支出如何扣除
扣除 范围 |
学前教育支出 |
学历教育支出 |
满3周岁至小学入学前(不包括0-3岁阶段) |
义务教育(小学、初中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工教育)、高等教育(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 |
|
扣除 方式 |
定额扣除 |
定额扣除 |
扣除 标准 |
1000元/月/每个子女 |
|
扣除 主体 |
父母(法定监护人)各扣除50% |
|
父母(法定监护人)选择一方全额扣除 |
||
注意 事项 |
1.子女在境内学校或境外学校接受教育,在公办学校或民办学校接受教育均可享受。 2.子女已经不再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不可以填报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 3.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4. 纳税人子女在中国境外接受教育的,纳税人应当留存境外学校录取通知书、留学签证等相关教育的证明资料备查。 |
02 继续教育支出如何扣除
扣除 范围 |
学历继续教育支出 |
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 |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 |
境内学历(学位)教育期间 |
取得证书的年度 |
||
扣除 方式 |
定额扣除 |
定额扣除 |
|
扣除 标准 |
400/月 最长不超过48个月 |
3600元 |
|
扣除 主体 |
本人扣除 |
本人扣除 |
|
个人接受本科(含)以下学历(学位)继续教育,可以选择由其父母扣除。 |
|||
注意 事项 |
1.对同时接受多个学历继续教育,或者同时取得多个职业资格证书的,只需填报其中一个即可。但如果同时存在学历继续教育、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两类继续教育情形,则每一类都要填写。 2. 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应当留存相关证书等资料备查。 |
03 大病医疗支出如何扣除
扣除 范围 |
基本医保相关医药费除去医保报销后发生的支出 |
||
个人负担(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 |
|||
扣除 方式 |
限额内据实扣除 |
||
扣除 标准 |
每年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
||
扣除 主体 |
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本人或者其配偶扣除; |
||
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其父母一方扣除。 |
|||
注意 事项 |
1.次年汇算清缴时享受扣除。 2.纳税人应当留存大病患者医药服务收费及医保报销相关票据原件或复印件,或者医疗保障部门出具的纳税年度医药费用清单等资料备查。 |
||
温馨 提示 |
可通过手机下载“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并注册、登录、激活医保电子凭证后,通过首页的“年度费用汇总查询”模块查询大病医疗相关数额。 |
04 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如何扣除
除 范围 |
纳税人本人或其配偶单独或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 |
||
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 (不超过240个月) |
|||
扣除 方式 |
定额扣除 |
||
扣除 标准 |
1000元/月 |
||
扣除 主体 |
经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
||
夫妻双方婚前分别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婚后可选择其中一套房,由购买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或对各自购买住房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
|||
注意 事项 |
1.所称首套住房贷款是指购买住房享受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的住房贷款。 2.纳税人应当留存住房贷款合同、贷款还款支出凭证备查。 |
05 住房租金支出如何扣除
扣除 范围 |
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 |
||
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城市 |
市辖区户籍人口 >100万 |
市辖区户籍人口 ≤100万 |
|
扣除 方式 |
定额扣除 |
||
扣除 标准 |
1500元/月 |
1100元/月 |
800元/月 |
扣除 主体 |
签订租赁合同的承租人 |
||
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只能由一方(即承租人)扣除 |
|||
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不同,且各自在其主要工作城市都没有住房的:分别扣除 |
|||
注意 事项 |
1.纳税人及其配偶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同时分别享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 2. 纳税人应当留存住房租赁合同、协议等有关资料备查。 |
06 赡养老人支出如何扣除
除 范围 |
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 |
||
被赡养人是指年满60周岁(含)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周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
|||
独生子女 |
非独生子女 |
||
扣除 方式 |
定额扣除 |
定额扣除 |
|
扣除 标准 |
2000元/月 |
每人不超过1000元/月(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 |
|
扣除 主体 |
本人扣除 |
平均分摊:赡养人平均分摊 |
|
约定分摊:赡养人自行约定分摊比例 |
|||
指定分摊: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比例 |
|||
注意 事项 |
1.指定分摊及约定分摊必须签订书面协议。 2.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 3.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
07 婴幼儿照护支出如何扣除
扣除 范围 |
纳税人照护3岁以下婴幼儿的相关支出 |
||
从婴幼儿出生的当月至年满3周岁的前一个月 |
|||
扣除 方式 |
定额扣除 |
||
扣除 标准 |
1000元/月/每孩 |
||
扣除 主体 |
父母(监护人)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 |
||
父母(监护人)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 |
|||
注意 事项 |
1.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2.纳税人需要留存子女的出生医学证明等资料备查。 |
温馨提示
(1)本文所称父母,是指生父母、继父母、养父母。所称子女,是指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继子女、养子女。父母之外的其他人担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比照执行。
(2)纳税人首次享受专项附加扣除,应当将专项附加扣除相关信息提交扣缴义务人或者税务机关,扣缴义务人应当及时将相关信息报送税务机关,纳税人对所提交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发生变化的,纳税人应当及时向扣缴义务人或者税务机关提供相关信息。
(3)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额一个纳税年度扣除不完的,不能结转以后年度扣除。
(4)纳税人需要留存备查的相关资料应当自法定汇算期结束后保存五年,扣缴义务人需要留存备查的相关资料应当自预扣预缴年度的次年起保存五年。
以上就是与你有关!7张表搞懂个税专项附加扣除要点全部内容。新闻资讯频道为您提供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等相关信息。
上述内容仅供参考,大家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北京积分落户相关信息,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如想快速落户,可通过 【在线咨询】跟本站落户指导老师沟通,将一对一为您解答相关落户问题。
相关文章推荐
与你有关!7张表搞懂个税专项附加扣除要点
04-20北京落户工具箱
学历提升工具箱
北京积分落户常见问答
落户北京究竟有哪些实在好处?
本文详解落户北京在购房、小客车摇号、租房补贴、养老医疗及社保缴纳等方面的优势。从五环内外购房条件差异,到摇号资格、租房补贴细则,再到养老金调整机制与灵活就业社保政策,全面解析落户北京带来的实际便利与生活保障。
2025北京积分落户:117.33分入围,你达标了吗?
2025年北京积分落户申报审核完成,6002人拟取得落户资格,最低分值117 33分,公示期为7月14日至21日。申请需满足持北京居住证、不超过退休年龄、在京连续缴纳社保7年及以上、无刑事犯罪等基本条件,积分指标涵盖就业、住所、教育背景等九大维度。
北京积分落户有问题该如何解决?
本文详解北京积分落户异议反映途径与落户手续办理流程。如对拟落户人员有异议,可在公示期内实名书面反映至北京市公共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落户手续需在2025年7月22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办理,随迁子女需提供户口簿、《出生医学证明》等材料,且年龄截至2024年1月1日不超过18周岁。
北京积分落户分数线为何逐年攀升?
2019-2025年北京积分落户最低分从93 58分涨至117 33分,申请人数突破10万,但每年仅6000人左右入围。本文梳理七年数据变化,解析分数线上升背后的政策逻辑与竞争态势,为申请者提供策略参考。
北京户口为何如此金贵?
本文探讨北京户口的稀缺性与价值,对比其他城市落户政策,解析北京在教育、养老、医疗等领域的资源优势。数据显示,北京985 211高校数量、高考录取率远超山东等地,城乡居民养老金标准达961元 月,远高于其他省份。文章揭示北京户口背后的政策门槛与现实福利,解答其“金贵”根源。
北京积分落户名单即将公示,哪些事项要注意?
名单公布:2025年7月14日在“首都之窗”公布2025年北京积分落户人员名单,最终落户分数或在117 33基础上仍有波动。
落户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入微信群
落户问题随时沟通!专业人员免费在线解答!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落户政策、资讯一键获取!还有积分测评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