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积分落户网
发布时间:2021-11-22 15:22:04
阅读量:人
【导读】北京积分落户网在下文为各位带来北京提前完成今年租赁住房供地任务的相关内容,有需要的小伙伴现在跟着小编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市规自委近日公布2021年租赁住房用地供应工作进展情况。北京市已供应租赁住房用地301公顷,提前完成全年供地任务。
7成项目满足职住需求
今年本市在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中进一步加大了向租赁住房的倾斜力度。在单列租赁住房用地的基础上,按照商品住宅供应下限等比例安排租赁住房供应指标,将租赁住房占住宅用地比重由2020年的13%提高到30%,明确年度供应指标为300公顷,较2020年计划安排量增加170公顷。
在已供项目中,有214公顷用于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科技人才、产业工人以及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人员等群体的住房需求,占比达到71%。
例如,丰台区高立庄与太子峪2个集租房项目,位于西南五环周边,可提供租赁住房约6500套,建成后可解决丰台科技园及周边企业的员工居住、配套建设问题;大兴区北臧村集租房项目位于生物医药基地北扩区范围内,可提供1800套租赁住房,主要对接生物医药基地内企业员工的住房需求。
顺义区高丽营镇张喜庄二期、仁和镇沙井村二期以及仁和镇河南村3个集租房项目,可提供约1900套租赁住房,未来将对接首都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天竺综合保税区、金马工业区、林河开发区、北京现代汽车产业园工作人群。
这些项目的建设不仅可盘活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拓展集体建设用地用途,使村民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保障,同时紧密对接周边产业园区就业需求,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及优质人才的引进。
空间布局更趋合理
此外,用于解决轮候需求的公租房项目有27宗,约87公顷,占比29%,可提供公租房近3万套,其中9成以上项目位于中心城区及副中心与多点地区,近5成项目位于轨道交通站点周边。
这些项目都已完成征地拆迁工作,具备快速开工条件。其中,区位最优、规模最大的为北焦家园与焦化厂剩余地块公共租赁住房项目,临近化工路及地铁7号线,可提供公租房约6500套,同时项目内还将增配商业、共享绿地、配套设施等内容。
整体看,租赁住房空间布局更趋合理,位于中心城区及副中心与多点区域的项目占比达到87%,通过在这些住房需求旺盛的区域更多地投放租赁住房,有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其中,位于中心城区的约94公顷,占比31%;位于副中心与多点区域的约167公顷,占比56%;位于生态涵养区的约40公顷,占比13%。同时,重点布局在“三城一区”等重点功能区、就业聚集区以及轨道交通站点周边,位于上述区域的项目约258公顷,占比达86%,有效促进职住平衡、站城融合、产城融合。
3成供地使用国有存量
在减量发展的背景下,本市租赁住房用地供应由过去的主要依靠增量开发转向增存并举,供应用地中约3成使用了国有存量用地。
例如,冬奥村人才公租房项目,临近地铁8号线与10号线,可提供租赁住房套数870套,北京冬奥会期间将服务于参加冬奥会的运动员及其团队,保障重大活动,赛后将作为人才公租房。怀柔的栖美园公寓与凯利特公寓2个项目,原为空置的废旧厂房,经过改造后,华丽变身为集咖啡厅、健身房、餐厅、运动场等一应俱全的人才公寓,可提供租赁住房约500套。
市规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继续推进本市租赁住房建设工作,做好用地保障,推动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相关新闻
第三批集中供地推出12宗住宅用地
劲松入市地块要求全现房销售
北京土地交易市场日前发布本年度第三批次商品住宅用地出让公告,共计12宗,土地总面积约62公顷,总建筑规模约113万平方米,起始价总额336亿元,将于12月下旬集中成交。
12宗地共涉及6个区。位于中心城区的有7宗,土地总面积约40.4公顷,其中朝阳区6宗,丰台区1宗。位于平原新城的有1宗,土地总面积约4.6公顷,位于房山区。位于生态涵养区的有4宗,土地总面积约16.8公顷,其中门头沟区2宗,密云区1宗,延庆区1宗。
为避免同一区域内商品房项目集中扎堆入市,在第二批次试点竞现房销售面积方式基础上,第三批次供地扩大了试点范围,为5宗地设置了该环节。
另有1宗朝阳区劲松街道0408-646地块,在起始阶段即要求未来全部商品住宅建筑规模实行现房销售。市规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购房人可切身考察项目情况,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房源提升安全感,减少购房纠纷;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购房者资金压力,避免了因项目烂尾带来的资金风险。
东坝车辆段综合利用项目则首次探索“期地”出让模式。项目位于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范围内,是实现自贸区职住平衡及轨道交通基础设施配套的重要工程。为支持“两区”建设和轨道交通一体化建设,本市在保障规划实施前提下,以不突破市场公平底线为原则,在车辆段上盖工程先行建设的情况下,对车辆段上盖开发部分用地试点进行“期地”出让。试点“期地”出让,可以提前锁定未来该区域房价、地价水平,有利于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
本市依然实施“房地联动、一地一策”机制,从公布的地价上限来看,单宗溢价率均不高于15%,同时也将继续采取房屋销售价格引导机制。
第三批次供地扩大了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4宗项目配建保障性租赁住房,总规模约4.36万平方米,顺利成交后全年土地市场竞配建租赁住房将达到54万平方米。
该批次土地成交后,北京商品住宅用地年度成交总量预计可完成年度供应计划的117%。市规自委网站同步发布暂停26宗地块挂牌交易的公告,其中3宗项目在优化出让条件后纳入第三批次供应,其余23宗将继续优化完善,后期择机推出。
市规自委近日公布2021年租赁住房用地供应工作进展情况。北京市已供应租赁住房用地301公顷,提前完成全年供地任务。
7成项目满足职住需求
今年本市在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中进一步加大了向租赁住房的倾斜力度。在单列租赁住房用地的基础上,按照商品住宅供应下限等比例安排租赁住房供应指标,将租赁住房占住宅用地比重由2020年的13%提高到30%,明确年度供应指标为300公顷,较2020年计划安排量增加170公顷。
在已供项目中,有214公顷用于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科技人才、产业工人以及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人员等群体的住房需求,占比达到71%。
例如,丰台区高立庄与太子峪2个集租房项目,位于西南五环周边,可提供租赁住房约6500套,建成后可解决丰台科技园及周边企业的员工居住、配套建设问题;大兴区北臧村集租房项目位于生物医药基地北扩区范围内,可提供1800套租赁住房,主要对接生物医药基地内企业员工的住房需求。
顺义区高丽营镇张喜庄二期、仁和镇沙井村二期以及仁和镇河南村3个集租房项目,可提供约1900套租赁住房,未来将对接首都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天竺综合保税区、金马工业区、林河开发区、北京现代汽车产业园工作人群。
这些项目的建设不仅可盘活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拓展集体建设用地用途,使村民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保障,同时紧密对接周边产业园区就业需求,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及优质人才的引进。
空间布局更趋合理
此外,用于解决轮候需求的公租房项目有27宗,约87公顷,占比29%,可提供公租房近3万套,其中9成以上项目位于中心城区及副中心与多点地区,近5成项目位于轨道交通站点周边。
这些项目都已完成征地拆迁工作,具备快速开工条件。其中,区位最优、规模最大的为北焦家园与焦化厂剩余地块公共租赁住房项目,临近化工路及地铁7号线,可提供公租房约6500套,同时项目内还将增配商业、共享绿地、配套设施等内容。
整体看,租赁住房空间布局更趋合理,位于中心城区及副中心与多点区域的项目占比达到87%,通过在这些住房需求旺盛的区域更多地投放租赁住房,有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其中,位于中心城区的约94公顷,占比31%;位于副中心与多点区域的约167公顷,占比56%;位于生态涵养区的约40公顷,占比13%。同时,重点布局在“三城一区”等重点功能区、就业聚集区以及轨道交通站点周边,位于上述区域的项目约258公顷,占比达86%,有效促进职住平衡、站城融合、产城融合。
3成供地使用国有存量
在减量发展的背景下,本市租赁住房用地供应由过去的主要依靠增量开发转向增存并举,供应用地中约3成使用了国有存量用地。
例如,冬奥村人才公租房项目,临近地铁8号线与10号线,可提供租赁住房套数870套,北京冬奥会期间将服务于参加冬奥会的运动员及其团队,保障重大活动,赛后将作为人才公租房。怀柔的栖美园公寓与凯利特公寓2个项目,原为空置的废旧厂房,经过改造后,华丽变身为集咖啡厅、健身房、餐厅、运动场等一应俱全的人才公寓,可提供租赁住房约500套。
市规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继续推进本市租赁住房建设工作,做好用地保障,推动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相关新闻
第三批集中供地推出12宗住宅用地
劲松入市地块要求全现房销售
北京土地交易市场日前发布本年度第三批次商品住宅用地出让公告,共计12宗,土地总面积约62公顷,总建筑规模约113万平方米,起始价总额336亿元,将于12月下旬集中成交。
12宗地共涉及6个区。位于中心城区的有7宗,土地总面积约40.4公顷,其中朝阳区6宗,丰台区1宗。位于平原新城的有1宗,土地总面积约4.6公顷,位于房山区。位于生态涵养区的有4宗,土地总面积约16.8公顷,其中门头沟区2宗,密云区1宗,延庆区1宗。
为避免同一区域内商品房项目集中扎堆入市,在第二批次试点竞现房销售面积方式基础上,第三批次供地扩大了试点范围,为5宗地设置了该环节。
另有1宗朝阳区劲松街道0408-646地块,在起始阶段即要求未来全部商品住宅建筑规模实行现房销售。市规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购房人可切身考察项目情况,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房源提升安全感,减少购房纠纷;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购房者资金压力,避免了因项目烂尾带来的资金风险。
东坝车辆段综合利用项目则首次探索“期地”出让模式。项目位于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范围内,是实现自贸区职住平衡及轨道交通基础设施配套的重要工程。为支持“两区”建设和轨道交通一体化建设,本市在保障规划实施前提下,以不突破市场公平底线为原则,在车辆段上盖工程先行建设的情况下,对车辆段上盖开发部分用地试点进行“期地”出让。试点“期地”出让,可以提前锁定未来该区域房价、地价水平,有利于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
本市依然实施“房地联动、一地一策”机制,从公布的地价上限来看,单宗溢价率均不高于15%,同时也将继续采取房屋销售价格引导机制。
第三批次供地扩大了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4宗项目配建保障性租赁住房,总规模约4.36万平方米,顺利成交后全年土地市场竞配建租赁住房将达到54万平方米。
该批次土地成交后,北京商品住宅用地年度成交总量预计可完成年度供应计划的117%。市规自委网站同步发布暂停26宗地块挂牌交易的公告,其中3宗项目在优化出让条件后纳入第三批次供应,其余23宗将继续优化完善,后期择机推出。
上述内容仅供参考,大家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北京积分落户相关信息,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如想快速落户,可通过 【在线咨询】跟本站落户指导老师沟通,将一对一为您解答相关落户问题。
北京落户工具箱
学历提升工具箱
北京积分落户常见问答
北京积分落户有问题该如何解决?
本文详解北京积分落户异议反映途径与落户手续办理流程。如对拟落户人员有异议,可在公示期内实名书面反映至北京市公共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落户手续需在2025年7月22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办理,随迁子女需提供户口簿、《出生医学证明》等材料,且年龄截至2024年1月1日不超过18周岁。
北京积分落户分数线为何逐年攀升?
2019-2025年北京积分落户最低分从93 58分涨至117 33分,申请人数突破10万,但每年仅6000人左右入围。本文梳理七年数据变化,解析分数线上升背后的政策逻辑与竞争态势,为申请者提供策略参考。
北京户口为何如此金贵?
本文探讨北京户口的稀缺性与价值,对比其他城市落户政策,解析北京在教育、养老、医疗等领域的资源优势。数据显示,北京985 211高校数量、高考录取率远超山东等地,城乡居民养老金标准达961元 月,远高于其他省份。文章揭示北京户口背后的政策门槛与现实福利,解答其“金贵”根源。
北京积分落户名单即将公示,哪些事项要注意?
名单公布:2025年7月14日在“首都之窗”公布2025年北京积分落户人员名单,最终落户分数或在117 33基础上仍有波动。
北京落户双通道:工作与人才引进如何抉择?
北京落户政策开辟工作与人才引进双路径,前者依赖用人单位指标,后者需满足2年工龄、45岁以下等条件。公务员、央企、高校等传统渠道竞争激烈,人才引进更看重专业贡献。本文解析两条路径的适用人群、隐性门槛及风险规避策略,助你精准规划落户之路。
2025年6月北京市居住证/居住登记卡问题解答
常见问题栏目为您分享:申请积分落户、申请小客车指标、买房、幼升小入学非京籍在北京工作生活的小伙伴们,都离不开北京市居住证。那么北京市居住证如何申领?如何签注?还有一些网友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这篇文章-一给大家解答。
落户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入微信群
落户问题随时沟通!专业人员免费在线解答!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落户政策、资讯一键获取!还有积分测评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