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积分落户网
发布时间:2021-07-08 16:02:45
阅读量:人
来源标题:中消协:校外培训显现六大乱象,新东方虚假宣传被点名
暑期临近,面对“琳琅满目”的培训机构及不菲的培训费,7月7日上午,中消协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校外培训不是必选项。
校外培训显现六大乱象
据统计,2020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有关教育培训服务的投诉56165件。校外培训乱象主要集中在合同纠纷、财产安全、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缺乏资质、焦虑营销等方面。
合同纠纷
合同纠纷是消费者反映最为集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服务缩水、不按合同约定开课、合同中含有霸王条款、培训机构单方变更服务协议、不与消费者签订正式合同等。其中,不按合同规定为消费者办理退费尤为突出。
如,2020年6月,消费者吴先生为其小孩报了一家培训机构的思维导图培训班,缴纳培训费用9000元,双方签订了培训合同。学习了19天后,吴先生感觉孩子对该课程没有兴趣,遂要求该培训机构按照合同载明的“未学满一个月,按70%退款”的约定,退还自己现金6300元,但培训机构只同意退款5000元。经消委会调解,经营者最终退还了消费者剩余款项。
财产安全
校外培训课程一般周期长、费用高,虽然教育部门已经作出只能提前收取3个月费用的规定,但一些培训机构常常采取“买三赠三”等方式,忽悠家长一次性缴纳较高的费用。如,近年来韦博英语、巨石达阵、优胜教育等多家校外培训机构相继停业关门,深陷资金链危机,涉及消费者人数众多,损失金额较大。
价格欺诈
2021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案例中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处以共计3650万元的顶格罚款。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价格欺诈,主要表现为虚构原价和虚假优惠折价。在虚构原价方面,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案例中的邦德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2020双12‘邦德大促’”活动信息,标示“2节试听课+期末高分秘籍,原价430元,现价仅12元”。实际上,该套餐是全新体验活动,其所谓的“原价”此前从未销售过。在虚假优惠折价方面,卓越教育在其官网选课中心页面以划线价2600元、划线价5250元分别作为数学培训班1和数学培训班3的被比较价格。然而,这两门课程的实际售价仅为1元,所谓的划线价并非真实、有据。
虚假宣传
虚假宣传也是备受消费者诟病、引发投诉较多的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夸大宣传培训效果或成绩、夸大宣传师资力量、夸大培训机构资质或者实力、虚假用户好评等方面。如,市场监管部门在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的执法中发现,蓝天宣传其121人的教研团队“超过85%的老师来自985、211大学”,事实上毕业于985或者211大学的老师仅有18人,占比不到15%;新东方“名师风采”栏103名教师中,76名教师的实际教龄与宣传不符,虚假宣传比例达到73.8%。
缺乏资质
按照规定,校外培训机构必须取得办学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才能开展培训,从事语数英物化生等学科知识培训的教师应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但实践中,培训机构证照不齐或者任课教师缺乏资质等问题大量存在。如,消费者周先生2021年6月投诉,给孩子报了一家培训机构的辅导班,费用为21384元。后来,经过几次课程学习后,周先生发现培训老师并非该机构正式聘用的全职教师,而是临时调配的,老师的资质也存在问题。
焦虑营销
各类校外培训机构的“洗脑式”宣传铺天盖地。“你的购物车里有孩子的未来吗”“你不来补课,我们就培养你孩子的竞争者”等广告语,引发广大家长焦虑。
提醒:“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可查培训机构资质
中消协提醒,家长不能盲目跟风为孩子报班。
首先,家长应当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孩子的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孩子的综合素质更为重要。若孩子即将步入初三或者高三年级,家长还应重视了解孩子的学习压力情况,对其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调整好孩子的心态。
其次,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用眼健康。如要求孩子学习姿势要端正、提醒孩子在每学习30~40分钟后要休息10分钟等。此外,家长要对经常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孩子给予特别关注,引导和控制孩子使用这些设备的频次和时长,防范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网上聊天等。
再次,家长对培训班的作用认知要回归理性。要理性客观看待培训机构广告中的“通过率百分百”“快速大幅提分”“一线名师”“命题人授课”“包过”“0元课程”等宣传,做到不轻信、不盲从。培训机构的资质信息可通过教育部开发并管理的“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http://xwpx.moe.edu.cn/)进行查询。
最后,家长要当好培训服务的监督者。一旦发现培训机构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可通过“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进行投诉举报,或直接向教育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等有关行政部门反映。
暑期临近,面对“琳琅满目”的培训机构及不菲的培训费,7月7日上午,中消协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校外培训不是必选项。
校外培训显现六大乱象
据统计,2020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有关教育培训服务的投诉56165件。校外培训乱象主要集中在合同纠纷、财产安全、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缺乏资质、焦虑营销等方面。
合同纠纷
合同纠纷是消费者反映最为集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服务缩水、不按合同约定开课、合同中含有霸王条款、培训机构单方变更服务协议、不与消费者签订正式合同等。其中,不按合同规定为消费者办理退费尤为突出。
如,2020年6月,消费者吴先生为其小孩报了一家培训机构的思维导图培训班,缴纳培训费用9000元,双方签订了培训合同。学习了19天后,吴先生感觉孩子对该课程没有兴趣,遂要求该培训机构按照合同载明的“未学满一个月,按70%退款”的约定,退还自己现金6300元,但培训机构只同意退款5000元。经消委会调解,经营者最终退还了消费者剩余款项。
财产安全
校外培训课程一般周期长、费用高,虽然教育部门已经作出只能提前收取3个月费用的规定,但一些培训机构常常采取“买三赠三”等方式,忽悠家长一次性缴纳较高的费用。如,近年来韦博英语、巨石达阵、优胜教育等多家校外培训机构相继停业关门,深陷资金链危机,涉及消费者人数众多,损失金额较大。
价格欺诈
2021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案例中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处以共计3650万元的顶格罚款。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价格欺诈,主要表现为虚构原价和虚假优惠折价。在虚构原价方面,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案例中的邦德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2020双12‘邦德大促’”活动信息,标示“2节试听课+期末高分秘籍,原价430元,现价仅12元”。实际上,该套餐是全新体验活动,其所谓的“原价”此前从未销售过。在虚假优惠折价方面,卓越教育在其官网选课中心页面以划线价2600元、划线价5250元分别作为数学培训班1和数学培训班3的被比较价格。然而,这两门课程的实际售价仅为1元,所谓的划线价并非真实、有据。
虚假宣传
虚假宣传也是备受消费者诟病、引发投诉较多的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夸大宣传培训效果或成绩、夸大宣传师资力量、夸大培训机构资质或者实力、虚假用户好评等方面。如,市场监管部门在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的执法中发现,蓝天宣传其121人的教研团队“超过85%的老师来自985、211大学”,事实上毕业于985或者211大学的老师仅有18人,占比不到15%;新东方“名师风采”栏103名教师中,76名教师的实际教龄与宣传不符,虚假宣传比例达到73.8%。
缺乏资质
按照规定,校外培训机构必须取得办学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才能开展培训,从事语数英物化生等学科知识培训的教师应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但实践中,培训机构证照不齐或者任课教师缺乏资质等问题大量存在。如,消费者周先生2021年6月投诉,给孩子报了一家培训机构的辅导班,费用为21384元。后来,经过几次课程学习后,周先生发现培训老师并非该机构正式聘用的全职教师,而是临时调配的,老师的资质也存在问题。
焦虑营销
各类校外培训机构的“洗脑式”宣传铺天盖地。“你的购物车里有孩子的未来吗”“你不来补课,我们就培养你孩子的竞争者”等广告语,引发广大家长焦虑。
提醒:“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可查培训机构资质
中消协提醒,家长不能盲目跟风为孩子报班。
首先,家长应当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孩子的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孩子的综合素质更为重要。若孩子即将步入初三或者高三年级,家长还应重视了解孩子的学习压力情况,对其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调整好孩子的心态。
其次,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用眼健康。如要求孩子学习姿势要端正、提醒孩子在每学习30~40分钟后要休息10分钟等。此外,家长要对经常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孩子给予特别关注,引导和控制孩子使用这些设备的频次和时长,防范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网上聊天等。
再次,家长对培训班的作用认知要回归理性。要理性客观看待培训机构广告中的“通过率百分百”“快速大幅提分”“一线名师”“命题人授课”“包过”“0元课程”等宣传,做到不轻信、不盲从。培训机构的资质信息可通过教育部开发并管理的“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http://xwpx.moe.edu.cn/)进行查询。
最后,家长要当好培训服务的监督者。一旦发现培训机构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可通过“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进行投诉举报,或直接向教育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等有关行政部门反映。
上述内容仅供参考,大家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北京积分落户相关信息,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如想快速落户,可通过 【在线咨询】跟本站落户指导老师沟通,将一对一为您解答相关落户问题。
北京落户工具箱
学历提升工具箱
北京积分落户常见问答
2025北京积分落户:117.33分入围,你达标了吗?
2025年北京积分落户申报审核完成,6002人拟取得落户资格,最低分值117 33分,公示期为7月14日至21日。申请需满足持北京居住证、不超过退休年龄、在京连续缴纳社保7年及以上、无刑事犯罪等基本条件,积分指标涵盖就业、住所、教育背景等九大维度。
北京积分落户有问题该如何解决?
本文详解北京积分落户异议反映途径与落户手续办理流程。如对拟落户人员有异议,可在公示期内实名书面反映至北京市公共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落户手续需在2025年7月22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办理,随迁子女需提供户口簿、《出生医学证明》等材料,且年龄截至2024年1月1日不超过18周岁。
北京积分落户分数线为何逐年攀升?
2019-2025年北京积分落户最低分从93 58分涨至117 33分,申请人数突破10万,但每年仅6000人左右入围。本文梳理七年数据变化,解析分数线上升背后的政策逻辑与竞争态势,为申请者提供策略参考。
北京户口为何如此金贵?
本文探讨北京户口的稀缺性与价值,对比其他城市落户政策,解析北京在教育、养老、医疗等领域的资源优势。数据显示,北京985 211高校数量、高考录取率远超山东等地,城乡居民养老金标准达961元 月,远高于其他省份。文章揭示北京户口背后的政策门槛与现实福利,解答其“金贵”根源。
北京积分落户名单即将公示,哪些事项要注意?
名单公布:2025年7月14日在“首都之窗”公布2025年北京积分落户人员名单,最终落户分数或在117 33基础上仍有波动。
北京落户双通道:工作与人才引进如何抉择?
北京落户政策开辟工作与人才引进双路径,前者依赖用人单位指标,后者需满足2年工龄、45岁以下等条件。公务员、央企、高校等传统渠道竞争激烈,人才引进更看重专业贡献。本文解析两条路径的适用人群、隐性门槛及风险规避策略,助你精准规划落户之路。
落户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入微信群
落户问题随时沟通!专业人员免费在线解答!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落户政策、资讯一键获取!还有积分测评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