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积分落户网
发布时间:2021-07-08 16:02:42
阅读量:人
来源标题:多地政策频出,“学区房”降温了吗?
新学年临近,随着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城市加快学区改革,施行多校划片、分配名额、教师轮岗等措施促进基础教育公平,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地区学区房已出现降温迹象。业内人士认为,仍需多措并举,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淡化学区房概念,让教育和住房均回归本位。
多地定向施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
今年4月,北京教育资源最为丰富的西城区、海淀区、东城区等分别发布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相关实施办法,指出将坚决执行对特定时间节点后购房的子女入学执行多校划片政策。
其中,海淀明确2019年1月1日后新登记并取得房产证的家庭,申请入学时将不再对应一所学校,而是变为多校划片;西城区则明确2020年7月31日后新购房或户籍从本市其他区迁入西城区的,不再对应登记入学划片学校,全部以多校划片方式在学区或相邻学区内派位入学。
在上海,意在进一步促进校际均衡发展的政策也已陆续出台。今年1月,上海市教委等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市中小学教师人事管理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及促进校长教师合理流动、优化中小学教师资源配置的关键信息。3月,上海发布“中招新政”,到2022年,上海每一所不挑生源的初中,原则上都能拿到市优质高中分配下来的名额,最大限度保证学校之间的平等。
记者注意到,除了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多个城市相关部门也在着力整治以学区房的名义违规宣传和炒作房价的行为。北京、成都、石家庄、南京等城市展开行动治理房地产领域虚假违法广告。今年4月,北京市住建委会同相关部门针对房地产经纪机构炒作学区房行为,对海淀区万柳、翠微,西城区德胜、金融街,东城区交道口等价格快速上涨区域进行专项执法检查,包括链家、我爱我家等6家炒作学区房的门店暂停营业整改。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学区房是近年来每一轮楼市行情的领头羊,炒作明显,有损教育公平。当前,楼市调控越来越微观、精准,此轮针对学区房的“定向调控”所传递信号非常明显。通过严厉打击学区房炒作、给价格高企的学区房降温,对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和均衡具有积极意义。
部分城市学区房价格已经松动
根据相关机构数据,近几个月来,西城区除了3月、4月入学前高峰期成交量较大外,其余月份二手房成交量基本都在1000套左右。在11个学区中,德胜、月坛、金融街3个学区二手房均价最高,一套上世纪80年代60平方米的老房子标价在1000万元左右。
“如果房源与优质学区不再有明确挂钩,短时间对过去极为优质的顶尖学区,会形成价格下调。”合硕机构首席分析师郭毅说,在执行“731”政策后,北京西城区整体二手房价格有所下调,其中德胜、月坛、金融街3个学区内二手价格可以预期将出现下探。记者在相关平台查询发现,近两周来,金融街、德胜学区均有业主调低了二手房挂牌价格20万元至30万元。
在新一轮调控政策下,深圳楼市也有所降温。其中,曾经异常坚挺的深圳学区房价格出现松动,在南山区,名为“观海台”的楼盘房源,两天内报价下调140万元。该楼盘位于南山区商业文化中心区,有配套名校。
在上海,因均衡教育政策出台,学区房购买者观望心态加重。上海教委在要求确保全市每位中小学教师10年内有规定的流动记录之外,还设立了同学段学区、集团每年教师交流轮岗人数以及跨学段学区、集团每年教师交流轮岗人数比例指标。一些孩子家长说,目前并不是出手学区房的好时期,听到教师轮岗制的消息就“叫停”了购买计划,准备观望一段时间再做决定。
教育公平进一步 学区效应弱一层
业内人士指出,学区房的存在以及以学区房名义炒作房价的行为在各地屡见不鲜,根源在于教育资源不均衡。只有不断弥合教育资源差异,缩小同一地区“牛校”与“普校”间的差距,教育资源日趋均衡,学区房的概念才会日渐弱化。
解决高价学区房问题,还是要回归义务教育公益属性,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和地方考虑继续加强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定严密的工作方案,让优质教育资源顺畅流动起来。
加大教育投入和改革力度也必不可少。有关专家建议有关部门用改革思维推动义务教育阶段提质增效,把部属、省属和部门所属的优质教育资源统筹起来盘活,让校长教师流动起来,从而让百姓在改革进程中分享更多的红利。
一位住建部门负责人认为,住房还是要回到原本的居住本质上,而不是畸形的教育资源属性和其他附加属性。
“学区房价格不是一直坚挺的,买了学区老破小后,不仅难有居住品质保障,而且在国内多地‘学区房’调控加速的风向下,存在资产贬值的风险。”郭毅说。
“公众在购房的选择上,建议应该基于真实的居住需求配置资产。”严跃进说。
新学年临近,随着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城市加快学区改革,施行多校划片、分配名额、教师轮岗等措施促进基础教育公平,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地区学区房已出现降温迹象。业内人士认为,仍需多措并举,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淡化学区房概念,让教育和住房均回归本位。
多地定向施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
今年4月,北京教育资源最为丰富的西城区、海淀区、东城区等分别发布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相关实施办法,指出将坚决执行对特定时间节点后购房的子女入学执行多校划片政策。
其中,海淀明确2019年1月1日后新登记并取得房产证的家庭,申请入学时将不再对应一所学校,而是变为多校划片;西城区则明确2020年7月31日后新购房或户籍从本市其他区迁入西城区的,不再对应登记入学划片学校,全部以多校划片方式在学区或相邻学区内派位入学。
在上海,意在进一步促进校际均衡发展的政策也已陆续出台。今年1月,上海市教委等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市中小学教师人事管理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及促进校长教师合理流动、优化中小学教师资源配置的关键信息。3月,上海发布“中招新政”,到2022年,上海每一所不挑生源的初中,原则上都能拿到市优质高中分配下来的名额,最大限度保证学校之间的平等。
记者注意到,除了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多个城市相关部门也在着力整治以学区房的名义违规宣传和炒作房价的行为。北京、成都、石家庄、南京等城市展开行动治理房地产领域虚假违法广告。今年4月,北京市住建委会同相关部门针对房地产经纪机构炒作学区房行为,对海淀区万柳、翠微,西城区德胜、金融街,东城区交道口等价格快速上涨区域进行专项执法检查,包括链家、我爱我家等6家炒作学区房的门店暂停营业整改。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学区房是近年来每一轮楼市行情的领头羊,炒作明显,有损教育公平。当前,楼市调控越来越微观、精准,此轮针对学区房的“定向调控”所传递信号非常明显。通过严厉打击学区房炒作、给价格高企的学区房降温,对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和均衡具有积极意义。
部分城市学区房价格已经松动
根据相关机构数据,近几个月来,西城区除了3月、4月入学前高峰期成交量较大外,其余月份二手房成交量基本都在1000套左右。在11个学区中,德胜、月坛、金融街3个学区二手房均价最高,一套上世纪80年代60平方米的老房子标价在1000万元左右。
“如果房源与优质学区不再有明确挂钩,短时间对过去极为优质的顶尖学区,会形成价格下调。”合硕机构首席分析师郭毅说,在执行“731”政策后,北京西城区整体二手房价格有所下调,其中德胜、月坛、金融街3个学区内二手价格可以预期将出现下探。记者在相关平台查询发现,近两周来,金融街、德胜学区均有业主调低了二手房挂牌价格20万元至30万元。
在新一轮调控政策下,深圳楼市也有所降温。其中,曾经异常坚挺的深圳学区房价格出现松动,在南山区,名为“观海台”的楼盘房源,两天内报价下调140万元。该楼盘位于南山区商业文化中心区,有配套名校。
在上海,因均衡教育政策出台,学区房购买者观望心态加重。上海教委在要求确保全市每位中小学教师10年内有规定的流动记录之外,还设立了同学段学区、集团每年教师交流轮岗人数以及跨学段学区、集团每年教师交流轮岗人数比例指标。一些孩子家长说,目前并不是出手学区房的好时期,听到教师轮岗制的消息就“叫停”了购买计划,准备观望一段时间再做决定。
教育公平进一步 学区效应弱一层
业内人士指出,学区房的存在以及以学区房名义炒作房价的行为在各地屡见不鲜,根源在于教育资源不均衡。只有不断弥合教育资源差异,缩小同一地区“牛校”与“普校”间的差距,教育资源日趋均衡,学区房的概念才会日渐弱化。
解决高价学区房问题,还是要回归义务教育公益属性,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和地方考虑继续加强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定严密的工作方案,让优质教育资源顺畅流动起来。
加大教育投入和改革力度也必不可少。有关专家建议有关部门用改革思维推动义务教育阶段提质增效,把部属、省属和部门所属的优质教育资源统筹起来盘活,让校长教师流动起来,从而让百姓在改革进程中分享更多的红利。
一位住建部门负责人认为,住房还是要回到原本的居住本质上,而不是畸形的教育资源属性和其他附加属性。
“学区房价格不是一直坚挺的,买了学区老破小后,不仅难有居住品质保障,而且在国内多地‘学区房’调控加速的风向下,存在资产贬值的风险。”郭毅说。
“公众在购房的选择上,建议应该基于真实的居住需求配置资产。”严跃进说。
上述内容仅供参考,大家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北京积分落户相关信息,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如想快速落户,可通过 【在线咨询】跟本站落户指导老师沟通,将一对一为您解答相关落户问题。
北京落户工具箱
学历提升工具箱
北京积分落户常见问答
2025北京积分落户:117.33分入围,你达标了吗?
2025年北京积分落户申报审核完成,6002人拟取得落户资格,最低分值117 33分,公示期为7月14日至21日。申请需满足持北京居住证、不超过退休年龄、在京连续缴纳社保7年及以上、无刑事犯罪等基本条件,积分指标涵盖就业、住所、教育背景等九大维度。
北京积分落户有问题该如何解决?
本文详解北京积分落户异议反映途径与落户手续办理流程。如对拟落户人员有异议,可在公示期内实名书面反映至北京市公共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落户手续需在2025年7月22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办理,随迁子女需提供户口簿、《出生医学证明》等材料,且年龄截至2024年1月1日不超过18周岁。
北京积分落户分数线为何逐年攀升?
2019-2025年北京积分落户最低分从93 58分涨至117 33分,申请人数突破10万,但每年仅6000人左右入围。本文梳理七年数据变化,解析分数线上升背后的政策逻辑与竞争态势,为申请者提供策略参考。
北京户口为何如此金贵?
本文探讨北京户口的稀缺性与价值,对比其他城市落户政策,解析北京在教育、养老、医疗等领域的资源优势。数据显示,北京985 211高校数量、高考录取率远超山东等地,城乡居民养老金标准达961元 月,远高于其他省份。文章揭示北京户口背后的政策门槛与现实福利,解答其“金贵”根源。
北京积分落户名单即将公示,哪些事项要注意?
名单公布:2025年7月14日在“首都之窗”公布2025年北京积分落户人员名单,最终落户分数或在117 33基础上仍有波动。
北京落户双通道:工作与人才引进如何抉择?
北京落户政策开辟工作与人才引进双路径,前者依赖用人单位指标,后者需满足2年工龄、45岁以下等条件。公务员、央企、高校等传统渠道竞争激烈,人才引进更看重专业贡献。本文解析两条路径的适用人群、隐性门槛及风险规避策略,助你精准规划落户之路。
落户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入微信群
落户问题随时沟通!专业人员免费在线解答!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落户政策、资讯一键获取!还有积分测评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