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积分落户网
发布时间:2021-07-06 17:00:24
阅读量:人
来源标题:重大工程建设步入智慧时代 北京城市副中心工地来了机器人
钢筋加工自动化机器人提高了钢筋加工速度和精度。
工人正在操作BIM放线机器人测定基点位置。
焊接机器人可实现一次焊接合格率100%。
备受关注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综合枢纽站工程又有新进展。记者从建设方京投枢纽建设管理公司了解到,02标段一分部中铁建工集团已率先开展地下二层顶板结构施工。整个综合枢纽站工程将于2024年12月底具备通车条件。
城市副中心综合枢纽站将被打造成为绿色生态、舒适宜人、站城一体、产城融合的门户型智慧交通枢纽典范。记者日前探访施工现场,发现工地上应用了不少机器人设备,副中心的重大工程建设已步入“智慧时代”。
钢筋加工机器人
精准切割钢筋如同切蒜薹
城市副中心综合枢纽站工地基坑南侧,是钢筋加工棚。在传统施工工地,钢筋加工这个环节特别耗费人力。但记者在这儿只看见了6名技术工人。他们有的在操作控制台,有的负责看护设备运行,没有一个人干“体力活儿”。面前的钢筋加工自动化机器人,不仅可以按照要求毫米级切割钢筋,还能非常精准地给钢筋头打上螺纹。
现场技术工人介绍,这样一台自动化设备,每天可处理100吨钢筋。搁过去,这需要花费上百名工人一天的时间。
有了机器人帮忙,工人只需在显示屏上输入半成品钢筋规格、型号、数量等数据,机器人就自动拉动钢筋,不仅能将钢筋调直,而且还能将钢筋加工成形状不同的各种构件。记者触摸后发现,使用机器人加工过的钢筋,两端的切头平滑整齐,摸上去如同一元钱硬币的感觉,看上去如同大厨用菜刀切过的蒜薹一般平整。
项目部工程技术部部长刘渝琳说,这种施工方法不仅提升了加工精细程度,还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并且让施工质量更加可视可感。“过去做这种钢构件,需要很多人配合,几位工人负责配合着搬运钢筋,其他人有的负责测量制作,有的负责打螺纹,不仅成品规格不能保持完全一致,效率也仅相当于机器人的十分之一。”
BIM放线机器人
测距精度提升至毫米级
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项目地上总建筑规模约139万平方米,地下总建筑规模约128万平方米,地下一层是城际车站进站厅、城市公共空间和商业配套设施;地下二层是城际车站候车厅和出站大厅,以及地铁平谷线、地铁101线、地铁6号线的换乘空间,并布置了社会车辆与出租车上客区;地下三层是城际车站站台与轨道层。如此复杂的设计,需要施工方在建设中把测量放线工作尽可能做精细。
在刘渝琳的办公室里,有一个大小类似旅行箱的黄色箱子,里面装着的是测量放线神器——BIM放线机器人。过去需要3个人配合的测量放线工作,现在只需一人操作放线机器人就能完成。
“基坑里需要确定的测量点有上百万个,基坑周围,还临近大量市政管线、建筑物,采用传统的测量放样方式,工作量大、放样误差大、施工精度不易保证,且工效低。”刘渝琳说,BIM放线机器人有快速、精准、智能、操作简便、劳动力需求少的优势,可以将BIM模型中的数据直接转化为现场的精准点位。
BIM放线机器人由全站仪、手持终端和全反射棱镜及棱镜杆组成,全站仪用于指示、测量放样点位,测距精度可提升至毫米级;手持终端内可以导入BIM模型,直观查看测量数据;全反射棱镜可以实时追踪全站仪发射的红色激光,技术人员也就免去了反复调整的辛苦,从而实现“所见即所得”。
焊接机器人
一次焊接合格率100%
“吱吱吱……”伴着焊接声和飞溅的火花,在粗壮的牛腿梁上,一条状如鱼鳞的焊缝逐渐形成。负责这项焊接工作的,并不是哪位技艺高超的老师傅,而是工地上的一位新成员——焊接机器人。相比于传统人工焊接工艺,机器人的焊接效率提高了不少,一次焊接合格率100%,大幅度减小了返工情况的发生。
“牛腿梁的焊接,要求必须达到一级焊缝水平,不得有裂纹、焊瘤、烧穿、弧坑等缺陷,即便是经验丰富的工人,也不敢拍着胸脯说自己不会失误。”技术人员介绍,传统的人工焊接易受现场作业环境和人员工作状态影响,可能会造成焊接质量波动,而焊接机器人则可以保证焊接质量始终如一。记者注意到,机器人完成的焊缝,间距一致、波纹平滑,直观反映了焊接质量的稳定可靠。
焊接机器人“上岗前”,工人需要先在要焊接的部件周围安装导轨,再将机器人固定在导轨上,然后在便携式工作站的控制屏上输入管线材质、口径大小等数据,戴上防护镜,轻点屏幕上的“开始”按钮,机器人就“开工”了——机械臂紧紧“握”住焊枪,依照指令上下调节,左右移动,底座则紧紧“咬”住导轨匀速前进。
“哪怕没有焊接基础的人,经过一星期培训,也可以学会使用机器人,焊出美观合格的焊缝。但如果是传统人工焊接方式,要达到同等水平,焊工往往需要培养几年时间。”刘渝琳说。
钢筋加工自动化机器人提高了钢筋加工速度和精度。
工人正在操作BIM放线机器人测定基点位置。
焊接机器人可实现一次焊接合格率100%。
备受关注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综合枢纽站工程又有新进展。记者从建设方京投枢纽建设管理公司了解到,02标段一分部中铁建工集团已率先开展地下二层顶板结构施工。整个综合枢纽站工程将于2024年12月底具备通车条件。
城市副中心综合枢纽站将被打造成为绿色生态、舒适宜人、站城一体、产城融合的门户型智慧交通枢纽典范。记者日前探访施工现场,发现工地上应用了不少机器人设备,副中心的重大工程建设已步入“智慧时代”。
钢筋加工机器人
精准切割钢筋如同切蒜薹
城市副中心综合枢纽站工地基坑南侧,是钢筋加工棚。在传统施工工地,钢筋加工这个环节特别耗费人力。但记者在这儿只看见了6名技术工人。他们有的在操作控制台,有的负责看护设备运行,没有一个人干“体力活儿”。面前的钢筋加工自动化机器人,不仅可以按照要求毫米级切割钢筋,还能非常精准地给钢筋头打上螺纹。
现场技术工人介绍,这样一台自动化设备,每天可处理100吨钢筋。搁过去,这需要花费上百名工人一天的时间。
有了机器人帮忙,工人只需在显示屏上输入半成品钢筋规格、型号、数量等数据,机器人就自动拉动钢筋,不仅能将钢筋调直,而且还能将钢筋加工成形状不同的各种构件。记者触摸后发现,使用机器人加工过的钢筋,两端的切头平滑整齐,摸上去如同一元钱硬币的感觉,看上去如同大厨用菜刀切过的蒜薹一般平整。
项目部工程技术部部长刘渝琳说,这种施工方法不仅提升了加工精细程度,还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并且让施工质量更加可视可感。“过去做这种钢构件,需要很多人配合,几位工人负责配合着搬运钢筋,其他人有的负责测量制作,有的负责打螺纹,不仅成品规格不能保持完全一致,效率也仅相当于机器人的十分之一。”
BIM放线机器人
测距精度提升至毫米级
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项目地上总建筑规模约139万平方米,地下总建筑规模约128万平方米,地下一层是城际车站进站厅、城市公共空间和商业配套设施;地下二层是城际车站候车厅和出站大厅,以及地铁平谷线、地铁101线、地铁6号线的换乘空间,并布置了社会车辆与出租车上客区;地下三层是城际车站站台与轨道层。如此复杂的设计,需要施工方在建设中把测量放线工作尽可能做精细。
在刘渝琳的办公室里,有一个大小类似旅行箱的黄色箱子,里面装着的是测量放线神器——BIM放线机器人。过去需要3个人配合的测量放线工作,现在只需一人操作放线机器人就能完成。
“基坑里需要确定的测量点有上百万个,基坑周围,还临近大量市政管线、建筑物,采用传统的测量放样方式,工作量大、放样误差大、施工精度不易保证,且工效低。”刘渝琳说,BIM放线机器人有快速、精准、智能、操作简便、劳动力需求少的优势,可以将BIM模型中的数据直接转化为现场的精准点位。
BIM放线机器人由全站仪、手持终端和全反射棱镜及棱镜杆组成,全站仪用于指示、测量放样点位,测距精度可提升至毫米级;手持终端内可以导入BIM模型,直观查看测量数据;全反射棱镜可以实时追踪全站仪发射的红色激光,技术人员也就免去了反复调整的辛苦,从而实现“所见即所得”。
焊接机器人
一次焊接合格率100%
“吱吱吱……”伴着焊接声和飞溅的火花,在粗壮的牛腿梁上,一条状如鱼鳞的焊缝逐渐形成。负责这项焊接工作的,并不是哪位技艺高超的老师傅,而是工地上的一位新成员——焊接机器人。相比于传统人工焊接工艺,机器人的焊接效率提高了不少,一次焊接合格率100%,大幅度减小了返工情况的发生。
“牛腿梁的焊接,要求必须达到一级焊缝水平,不得有裂纹、焊瘤、烧穿、弧坑等缺陷,即便是经验丰富的工人,也不敢拍着胸脯说自己不会失误。”技术人员介绍,传统的人工焊接易受现场作业环境和人员工作状态影响,可能会造成焊接质量波动,而焊接机器人则可以保证焊接质量始终如一。记者注意到,机器人完成的焊缝,间距一致、波纹平滑,直观反映了焊接质量的稳定可靠。
焊接机器人“上岗前”,工人需要先在要焊接的部件周围安装导轨,再将机器人固定在导轨上,然后在便携式工作站的控制屏上输入管线材质、口径大小等数据,戴上防护镜,轻点屏幕上的“开始”按钮,机器人就“开工”了——机械臂紧紧“握”住焊枪,依照指令上下调节,左右移动,底座则紧紧“咬”住导轨匀速前进。
“哪怕没有焊接基础的人,经过一星期培训,也可以学会使用机器人,焊出美观合格的焊缝。但如果是传统人工焊接方式,要达到同等水平,焊工往往需要培养几年时间。”刘渝琳说。
上述内容仅供参考,大家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北京积分落户相关信息,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如想快速落户,可通过 【在线咨询】跟本站落户指导老师沟通,将一对一为您解答相关落户问题。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积分落户分数线8年狂飙26分
08-20北京积分落户纳税指标真相,如何加分?
08-142026年北京积分落户如何拿下120分?
08-122025年北京积分落户服务窗口地址及电话
07-25北京落户工具箱
学历提升工具箱
北京积分落户常见问答
在北京申请小客车指标,家庭总积分是如何计...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在北京申请小客车指标,家庭总积分是如何计算的?
落户北京究竟有哪些实在好处?
本文详解落户北京在购房、小客车摇号、租房补贴、养老医疗及社保缴纳等方面的优势。从五环内外购房条件差异,到摇号资格、租房补贴细则,再到养老金调整机制与灵活就业社保政策,全面解析落户北京带来的实际便利与生活保障。
2025北京积分落户:117.33分入围,你达标了吗?
2025年北京积分落户申报审核完成,6002人拟取得落户资格,最低分值117 33分,公示期为7月14日至21日。申请需满足持北京居住证、不超过退休年龄、在京连续缴纳社保7年及以上、无刑事犯罪等基本条件,积分指标涵盖就业、住所、教育背景等九大维度。
北京积分落户有问题该如何解决?
本文详解北京积分落户异议反映途径与落户手续办理流程。如对拟落户人员有异议,可在公示期内实名书面反映至北京市公共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落户手续需在2025年7月22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办理,随迁子女需提供户口簿、《出生医学证明》等材料,且年龄截至2024年1月1日不超过18周岁。
北京积分落户分数线为何逐年攀升?
2019-2025年北京积分落户最低分从93 58分涨至117 33分,申请人数突破10万,但每年仅6000人左右入围。本文梳理七年数据变化,解析分数线上升背后的政策逻辑与竞争态势,为申请者提供策略参考。
北京户口为何如此金贵?
本文探讨北京户口的稀缺性与价值,对比其他城市落户政策,解析北京在教育、养老、医疗等领域的资源优势。数据显示,北京985 211高校数量、高考录取率远超山东等地,城乡居民养老金标准达961元 月,远高于其他省份。文章揭示北京户口背后的政策门槛与现实福利,解答其“金贵”根源。
落户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入微信群
落户问题随时沟通!专业人员免费在线解答!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落户政策、资讯一键获取!还有积分测评等服务!